我問未辰:“你是否覺得,母親的去世與你有關?”
她承認自己是這樣想。
我再問:“如果你預見到母親會因此而死,會不會改變自己當初的選擇?”
她說:“至少我會求她原諒我,而不是采取離家出走這種極端的方式?!?
“但你其實是無法預見到這個后果的,所以,你做了自己當時認為正確的事。”
未辰猶豫了。最后,她回答我說,其實她心里很清楚,母親會因為這件事而絕望,但她當時的感受是,如果按照母親給她的人生規(guī)劃一直生活下去,遲早有一天,她會自殺或者發(fā)瘋。
“為什么你當時會有這樣極端的感受呢?”
“因為我感覺,母親并不愛我,只是利用我實現(xiàn)她自己的夢想而已。隨著年齡的增大,這種感覺愈發(fā)強烈。我已經(jīng)很努力地練琴,但只要稍微做得不好,就會被她痛斥。我覺得自己沒有任何尊嚴,而且永遠也達不到她的要求,我感到絕望?!?
對自己未來的人生感到恐懼的未辰,選擇了當時看來最簡便的一種逃脫方式:結婚。她向我坦承,自己并不是深深地愛上了那個男人,而僅僅是決定嫁給他而已。嫁給他,意味著自己可以從母親嚴酷的要求中逃出,進入一個穩(wěn)定、舒適的環(huán)境,不會為生活擔憂,也不會再面對無止境的苛求,最主要的是自己可以從此獲得自由。
但是,母親的死讓未辰意識到,不管母親愛不愛自己,如何對待自己,自己都深深地愛著母親。身處強烈痛苦中的她,無從彌補自己對母親的愧疚,甚至遷怒于自己的丈夫。在來進行心理治療之前,她正式與丈夫分居。雖然她對我說,兩人分居的原因是因為性格不合,但在隨后的探討中,她承認,她潛意識里認定,丈夫和自己一樣,都是殺害母親的劊子手。
我對未辰的遭遇深感同情。但我認為,她一味強調對母親之死的愧疚,其實并不真實。
我并不是指責未辰說謊。我相信她對母親的愛,相信她的內疚之情,但是,如果聽任這種內疚掩蓋了其他的情緒,這并不利于她面對、處理失去母親這一巨大的傷痛。
我首先跟她強調,她畢業(yè)時結婚的決定,雖然未免魯莽,卻完全正當。原因很簡單,當時的她已經(jīng)成年,有權決定自己的人生道路,有權決定自己的婚姻,亦有能力去承擔自己任何錯誤決定的后果。
未辰反駁道:“可我媽媽為我付出了那么多,甚至冒著生命的危險生下我。我當時的決定是自私的,傷透了她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