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么呀?”――用“無權威法”來贏得權威
7歲的小波在生日的時候得到一輛自行車作為禮物,他非常高興,總是在外面騎。沒過幾天,小波的爸爸聽到有些鄰居在抱怨:小波騎車把他們后院的草坪壓壞了,精心修剪的草坪上到處都是一道道車輪印。
小波的爸爸覺得很丟面子,怨怒地對小波命令道:“你怎么老給我闖禍,從今以后不許騎車到鄰居家去!”
小波對爸爸翻了個白眼,說:“憑什么呀?”
爸爸覺得小波在挑戰(zhàn)家長的權威,一下被激怒了,吼道:“你做錯了事還敢頂嘴,早知道就不給你買自行車了!”
小波生氣地踢了一腳自行車,回到自己房間,使勁地撞上了門。
父母常常在教子的過程中不自覺地使用家長權威,卻又常常遭遇孩子挑戰(zhàn)權威的苦惱。怎么樣才能讓我的孩子“聽話”一點?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搞清楚權威是怎么建立的,權威對孩子究竟有什么影響。
一方面,權威的存在是因為孩子對家長的依賴性。孩子一出生,他的基本需要完全要依靠父母來滿足,所以父母對孩子來說有絕對的權威。當孩子逐漸長大,他們的依賴性會慢慢減弱,家長的權威性也就慢慢減少了。不過,總的來說,在孩子完全自立之前,父母多多少少還會對孩子有一定的影響。
另一方面,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總會覺得父母是那么高大、強壯,而且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孩子對父母的崇拜是家長權威的第二來源。但實際上,父母是人不是神,只不過在孩子面前有意隱藏了自己的不足而已。當孩子逐漸長大,有了自己的人生經驗和判斷后,家長的權威自然也就慢慢消退了。
可見,權威是有局限性的,甚至可以說是孩子所賦予的,要求孩子無條件地服從自己,只能得到事與愿違的結果。那么,強迫孩子服從權威會對孩子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
1. 反抗,挑戰(zhàn)
“要打你就打吧!”這是孩子反抗權威的典型話語。還有些孩子故意氣家長,讓干的事情不干,不讓干的事情偏偏去干。
2.生氣,敵意
孩子對施加權威壓力的人總是有著敵意,因為他覺得不公平?!爸徊贿^你比我大/強壯,所以我必須聽你的?!?/span>
3. 反擊,報復
被父母權威支配的孩子會覺得自己的需要經常得不到滿足,這種挫折感有時會導致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從新聞中我們甚至可以看到一些孩子弒親的極端例子。這種悲劇就是權威強迫出來的。
4.撒謊,隱瞞自己的感受
被家長“教訓”了幾次之后,孩子其實很清楚家長允許他們做什么,不允許他們做什么。在家長強大的意志壓力下,有些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學會撒謊,因為撒謊會讓他們逃避懲罰,有時甚至會帶來獎勵?!拔覌尣蛔屛掖?strong>超短裙,我就在超短裙外面罩上長裙。出門了脫掉長裙,回家之前再套回去。”
5.支配,欺負他人
如果你發(fā)現(xiàn)孩子企圖支配或者欺負其他比他小的孩子,不要責備他,因為家長就是這樣用自己的權威來支配孩子的。
6.順從,服從
有些孩子會把小時候不得不順從父母的習慣延續(xù)到成年,依然在內心忽視自己的需要,害怕沖突,懦弱、消極等。
7.退縮,逃避
如果父母的意志太強大,有些孩子會選擇逃避現(xiàn)實。比如:沉溺于網(wǎng)絡或電子游戲中;離家出走;加入幫派;經常生病甚至吸毒。
相信很多家長看到這兒,一定急了:那我們還要不要權威?。考议L沒有權威怎么管教孩子呢?在這里,我想提出一個看似矛盾的說法:要想樹立自己的權威,就要放棄權威,或者說放棄權威的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