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由于遠離父母,缺少了與父母交流的機會,而父母又無暇顧及他們的情感變化,這對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極為不利。莫興邦等人調查發(fā)現(xiàn),81.5%的留守兒童擔心父母在外打工的人身安全,29.5%的留守兒童覺得父母不在身邊對自己最大的影響是孤單沒人聊天,69.2%的留守兒童覺得自己的性格變了,80.82%的留守兒童感覺孤單寂寞,11.64%的留守兒童感覺被歧視和被遺棄,12.3%的留守兒童覺得自己很差或很失敗,24.7%的留守兒童多數(shù)時間感覺不開心,20%的留守兒童感覺生活沒意思,15.1%的留守兒童遇到小的矛盾很容易生氣,61.6%的留守兒童在遇到矛盾時悶不吭聲,17.1%的留守兒童在遇到矛盾時采取某種行為發(fā)泄。
隔代的重負
“父母在外打工奔波,為的都是我,我應該理解,不能責怪他們??墒牵袝r一覺醒來,全身冷冰冰的,外面風刮得像哭,雨把房子、地上都沖濕了,再也沒有人為我蓋被子、關窗戶了!一切只能靠自己,發(fā)燒了,一天沒有吃飯也沒人來問……這種孤獨,不是人間最痛苦的嗎?老師,我是留守孩子,可我學不會堅強啊!父母沒在家的時候,我就像一棵墻邊的小草,任憑風吹雨打,沒有依靠……”
這是榆中縣第九中學初三年級學生李飛(化名)寫的周記。班主任趙懷貴看到這篇周記后,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在他看來,留守的孩子們由于缺乏關愛,當他們內心的“大廈”或理想消失乃至坍塌時,他們的心靈就會因失望而扭曲。談到留守兒童情感和性格,趙懷貴和一些老師仍是一臉無奈:“我們只能在學習和生活起居上給予他們照顧和撫慰,情感和性格上的孤獨實在很難替代父母?!?/p>
據(jù)記者調查,七成以上留守兒童由爺爺奶奶、姥爺姥姥隔代監(jiān)護。這些老人大都體弱多病,文化層次低,有的為了生活還要從事田間勞動,加上祖輩與孫輩年齡差距太大,無論從體力還是智力上都勉為其難地承擔著對孫輩的監(jiān)護和養(yǎng)育。在榆中南關,一位80多歲的老婆婆和老伴帶了5個孫子、外孫,還種了兩畝地。孩子的父母們除了寄點錢回來,很少過問孩子的學習情況?!安恢裁磿r候是個頭啊!”老人苦笑著說,蒼老的臉上寫滿了茫然和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