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聲音】
@電子科技大學附屬小學校長康永邦:孩子跳樓的背后肯定有很多原因,老師的批評可能只是個誘發(fā)性因素。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和性格有很大關系,而性格的形成和家庭環(huán)境及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學校在提高學生心理素質(zhì)方面,加強孩子的體育鍛煉,是非常必要的。
@成都市成華區(qū)紅花學校校長彭學明:我認為現(xiàn)在最核心的問題,還是孩子的心理教育。心理教育中,包括了孩子的抗挫能力,而這一點,在如今的獨生子女中尤其缺乏,孩子在家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從未想過人生中必然要經(jīng)歷的挫折。
事發(fā)現(xiàn)場
【專家聲音】
@成都師范學院副研究員柳長翥:從教育角度來說,老師是要負完全責任的。讓小學生“寫1000字的檢查”,本來就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圍,而那句“寫不到就去跳樓”,在孩子眼中卻并不是氣話,所以直接導致了悲劇的發(fā)生。另外,現(xiàn)在不少青年教師是獨生子女,他們教育的孩子很多也是獨生子女,從教育來看,有“獨子難教”一說,所以這其中會產(chǎn)生很多的問題,而這些都應該引起國家和社會的重視。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張渝:就我個人的觀察來看,現(xiàn)在孩子的家庭教育是比較滯后的。為了給孩子增加自信,我們常聽見家長鼓勵孩子說:“你是最棒的!”“你是最聰明的!”孩子如果長期處于這樣一個狀態(tài),就會對外界的評價特別在意,而且無法接受批評。
@四川心理咨詢熱線呼叫中心主任劉捷:接到檢討的命令和檢討的過程都是在不斷提醒孩子“你錯了”,透露的信息是消極的。讓孩子強化“錯誤”并不一定能收到好的教育結(jié)果。檢討式教育可能讓很多人覺得很屈辱,甚至憎恨。孩子成長過程中,懲罰是不能少的,果孩子的行為不符合要求時,可以取消他的某種權(quán)利,從他碗里拿走一顆糖,勝過給他一記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