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半女孩徒步700公里從深圳回湖南老家
編輯:chenglian | 出處: 網(wǎng)易
7月29日,曾先生在QQ空間里寫下這么一段話:
不要怕路途遙遠,走一步有一步的風景,進一步有一步的歡喜,足矣。為女兒成長的高興,也為自己接下來的挑戰(zhàn)打氣!
相比妻子來說,曾先生的“心機”顯然重了許多。為了幫女兒練膽,他帶著女兒去陌生的農(nóng)戶家蹭飯,讓她主動和主人家攀談,雖然在茶余飯后他都會留下一筆飯錢。
“我希望讓她搞明白,這個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要收獲就必須付出,”曾先生說。
而他不知道的是,8歲半的女兒身體里,也迸發(fā)著巨大的力量。有時連老爸都忍不住想坐車的時候,她還能堅持著往前繼續(xù)邁步。
“就是覺得還差一點點就到終點了,就更應該完成”,曾子琦說,路邊意外碰到的老宅子,她比大人更快地發(fā)現(xiàn)房檐上的小燕子,并能自顧自的在天井里玩很久,并不時發(fā)出咯咯咯的笑聲。
“我對她的成績從來沒有苛刻的要求”,曾先生表示,他最大的心愿,是讓女兒成為一個人格完善,可能沒有那么優(yōu)秀,但能對人包容,對待逆境淡定從容。這是他開啟這段旅程的初衷,結(jié)果顯然證明不虛此行。
專家看法
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稱,他尊重這種個性選擇,對孩子有耐力鍛煉的意義,會給孩子成長留下難忘的回憶。但是這種教育方式并不適合每個孩子,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適合孩子個體發(fā)展的,才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