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出生于1983年,長在小鎮(zhèn)。
在那個物質(zhì)奇缺的年代,有個漂亮的橡皮都能成為同學們眼中的偶像。但遠在北京的姨媽,竟然送她一輛漂亮童車。
生來大方的她,不介意讓小伙伴偶爾騎一下的,但一個遠房親戚家的孩子騎上去,就再也不下來了。
那孩子脾氣特別倔,不管媽媽怎么拉他,就是又哭又喊,叫著把自行車騎回家去。
一開始A的父母沒有言聲,但那孩子哭了十幾分鐘時,臉上掛不住了——已經(jīng)有別的親戚勸:要不讓他騎幾天吧。
那會的父母多數(shù)不知道“物權(quán)”這個概念,對孩子的要求就是:“聽話,給面”。
當父母說出:“要不拿走給孩子玩幾天吧?!?br/> 那孩子破碲為笑,A紅了眼圈,卻不敢哭,怕當著這么多人的面,爸爸那大巴掌會落下來。
直到親戚家孩子興高采烈把自行車騎走,親戚們也走光了,A才哇哇大哭。開始媽媽還安慰幾句,后來煩了直接吼:“不就是玩幾天,你還沒完沒了了,我和你爸都這么大方,怎么生出你這么小氣的閨女來?再說了,還不是你非拿出來顯擺,人家才拿走的嘛!”
明明是大人的錯,生生扣在了孩子身上。
那自行車,幾天后并沒回來,因為那孩子自豪心爆棚,騎到大街上,又跑去玩別的,車被人偷走了。
聽到這個消息,父母也很郁悶,但他們沒給A道歉,反而在A說“讓他還我的小車”時吼了她幾嗓子。
這個事件,三十年過去A都無法釋懷。她說:“從小到大,我不敢提出自己的需要,不敢主動去向人求助,或許都和那次經(jīng)歷有關(guān),那讓我覺得自己犧牲任何東西都是理所應當?shù)模€不能有任何怨言。”
家長們自以為是,喜歡強迫孩子分享。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不過是怕自己沒面子,怕被人說“你看孩子被她嬌慣成什么樣子了”!
別說讓一個孩子做到這么高的道德水準,大人自己也根本做不到好么?
你最喜歡的限量版大衣終于買到,我也喜歡,你先別穿,借給我穿幾天行吧!你同意嗎?
你盯著電腦搶了一天票,好不容易買了個下鋪,別人說我和你換換行嗎?你會換嗎?
你家房子南北通透黃金樓層,我家戶型不好還是頂層,咱倆換換行嗎?你會換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孩子的世界,所有的玩具和用品,都是有生命的,是他們的好朋友,而不是大人的世界,用價值來衡量,然后用來作人情的。
在你眼里,一個小車等于百十來塊錢,而在孩子心里,有可能和一套房子的價值無二。
不可否認,分享意識對孩子至關(guān)重要。舍得是社交能力的基本法則。
但是,再舍得,也得以孩子的意愿為基礎(chǔ)去引導。
是引導,不是強迫。
強迫分享,輕則造成孩子對分享產(chǎn)生恐懼感,重則不敢保護自己的東西,無法正確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意愿,更無法在長大后建立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