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無法一生都不說謊話,但是無論是善意的謊話還是惡意的謊話都有被揭穿的一天。當然要教育小孩擁有這種品行是非常困難的,要從小對小孩灌輸“說謊是會給他人帶來傷害的,即使發(fā)生了很難處理的事情,真實的陳述才是比較好的選擇”,雖然很難立竿見影,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小孩會在某個瞬間開始明白誠實的述說才會讓自己內(nèi)心平靜。
1、從小事做起
如果想要改變小孩毫無責任感的態(tài)度,就要從小事做起,例如“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水”,“回家后要把鞋子整齊擺好”等容易實行的約定開始練習,如果小孩認真的執(zhí)行了約定則要對孩子進行充分的表揚,之后可以提升約定的難度再進行練習。
2、不接受小孩的辯解
不遵守約定、沒有責任感的小孩是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錯誤的,用辯解或者謊話來逃避責任的情況很多見,如果同小孩進行了準備物品的約定,小孩卻不遵守約定,玩了一整天后說“沒時間準備的話”那就要用嚴厲的態(tài)度讓小孩知道“這是錯誤的行為”。之后再對孩子說明解決方法“準備的物品要在一回家就做好”,“在玩之前要先完成寫作業(yè)”等,并將這些提示貼在顯眼的地方。
肯定的心態(tài)(態(tài)度)
經(jīng)歷同樣的失敗有備受挫折的小孩,也有積極面對克服困難的小孩,這就是由于積極心態(tài)所帶來的不同,積極的心態(tài)與自尊感有很大的關聯(lián)。
自尊心強的孩子對失敗的恐懼感較低,對周圍環(huán)境一直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理解他人是他們的普遍特征。這種自我尊重的情感會在遇到挫折的時候起到自我調(diào)節(jié)的作用,并重拾積極正面的心態(tài)。有積極心態(tài)的小孩在長大后也會成為恢復力驚人的人,積極的心理學認為幸福、樂觀都可以通過練習來獲得,也因此父母在這里起到很大的作用。要記住只有平時在孩子面前說一些積極正面的話語,才會讓孩子自然而然的習得這種積極心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