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麻請放手,孩子的路讓孩子自己走!
對孩子過度保護等于剝奪了孩子自我成長的機會,讓孩子變得依賴,導致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不足。所以,麻麻請放手,孩子的路,讓孩子自己走!
1、讓孩子摔一跤
在保證不會受到嚴重傷害的前提下,讓孩子自由玩耍,哪怕他會磕磕碰碰,會跌倒,麻麻要做的只是鼓勵他自己爬起來繼續(xù)玩。再長大一點,麻麻甚至可以鼓勵孩子適當?shù)孛半U,例如讓他學著一個人過馬路,他就會迅速地觀察周圍的人什么時候停下來,什么時候可以走,能夠正確地識別危險,并且“臨危不亂”,迅速地做出決定,該前進、躲避還是逃跑……
經(jīng)歷過害怕才不會怕,經(jīng)歷過失敗才懂得思考如何規(guī)避風險,經(jīng)歷過受傷才能學會保護自己。有育兒專家說過,我們對孩子安全的過度保護,致使孩子自我保護的能力被抑制,得不到發(fā)展;危險性的玩樂經(jīng)驗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是必需的,至少大大有助于他們學習如何掌控他們的環(huán)境。畢竟粑粑麻麻不可能當孩子一輩子的“保護傘”,讓孩子建立危機意識,學會自我保護,是孩子必須要掌握的一項技能。
2、適當?shù)莫剟钆c批評
對孩子的需求,麻麻不要無條件的滿足,也不能一味地拒絕。若他的需求是合理的,而且是孩子力所能及的,麻麻應該及時而明確地鼓勵孩子自己滿足自己的需求。例如孩子想出去玩了,麻麻可以鼓勵孩子自己穿鞋子;孩子餓了,麻麻應該鼓勵他自己去盛飯。如果孩子圓滿完成了任務,應該得到麻麻的熱情肯定和鼓勵;反之,麻麻可以適當?shù)亟o予指點。而如果孩子向你提出了無理的請求,這時麻麻則應該嚴肅地拒絕,并且耐心的向他解釋原因。若孩子還是無理取鬧,則應該受到相應的批評。
孩子內(nèi)心的獨立才是真正的獨立。有的孩子會比較主動,敢于嘗試,而有的孩子會相對比較內(nèi)向,需要家長的鼓勵和支持,才會去嘗試。所以,在孩子的探索中,家長的鼓勵與獎勵永遠是孩子有力的支持。不要讓孩子的需求總是輕易被滿足,讓他養(yǎng)成了依賴性;也不要過于扼制孩子的欲望,讓他不敢再有愿望,也不敢再“輕舉妄動”。鼓勵孩子提出自己的需求,并通過自己的努力滿足自己的需求,才能讓孩子真正的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