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不許碰寶寶前囟門
過去的傳統(tǒng)觀念認為新生兒的囟門是命門,不允許碰,碰了囟門就會使寶寶變啞。甚至醫(yī)生在為寶寶檢查囟門的張力和大小時,也往往會遭到父母的質疑。其實,碰囟門就會使寶寶變啞的說法沒有科學根據(jù)。
碰囟門就會使寶寶變啞的說法沒有科學根據(jù)
囟門,俗稱“天頂蓋”,是寶寶顱骨與顱骨之間尚未完全銜接的。兩塊額骨與頂骨之間形成一個無骨的,只有腦膜、頭皮和皮下組織的菱形空間,叫前囟門;兩塊頂骨與枕骨之間形成一個無骨的小三角,叫后囟門。人們常說的囟門是指前囟門。新生兒前囟平均是2.5×2.5厘米,也有個體差異。寶寶前囟如果小于1厘米,或大于3厘米,就應引起重視,因為前囟過小常見于小頭畸形,前囟過大常見于腦積水、佝僂病、呆小病。囟門固然很重要,要注意保護,但傳統(tǒng)育兒經(jīng)驗中“碰了囟門就會使寶寶變啞”的說法,是沒有科學根據(jù)的。
6、寶寶要睡頭形
民間育兒還有一個習慣做法是讓新生兒睡硬枕頭,比如豌豆枕頭、綠豆枕頭等,認為這樣能夠睡出好頭形,這是沒有科學依據(jù)的。
新生兒顱骨容易變形,主要是由于骨縫尚未閉合,受到擠壓時,會出現(xiàn)骨縫重疊或分離,使頭形發(fā)生變化。寶寶的頭在出生后1個月內,生長速度比人生的任何時期都快,頭圍可擴大3厘米。頭骨的急劇生長,不一定會左右對稱。左右不同,并不是因為外界壓迫,而是因為內部的力量所致。媽媽對寶寶頭部的形狀不必太費心思,每一個寶寶頭部都會有些偏斜,即使是相當偏斜的頭在過周歲生日時也會變得不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