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懲罰不適當
提及“懲罰”二字,傳統(tǒng)教育一般認為是“不打不成材”。那么,對于年幼的寶寶而言,他們做錯了事,該不該以打罵來懲罰呢?狠狠的教育一番是否就能讓寶寶知道錯誤了呢?
事實并非如此,很多寶寶在受到懲罰后,并不知道自己受懲罰的原因和理由。這樣既不能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不能幫助寶寶改正自己的缺點?;蛘邔殞殲榱伺赂嗟膽土P,只好在表面接受你的教育,但內(nèi)心卻不真正接受。這樣長期下去,不僅會讓寶寶產(chǎn)生一種逆反心理,甚至有可能給寶寶錯誤的引導,成為寶寶的模仿對象:讓寶寶以為做錯了事,就要用“以暴制暴”的方式來解決。
在實際操作中,媽媽們實行“懲罰”的時候需要掌握好度。建議媽媽們可以想一些比較有趣的懲罰小辦法。比如,簡單的角色扮演。讓寶寶親自體驗自己哪里犯錯了?;蛘吒鷮殞殎韨€約法、規(guī)定之類的軟懲罰,讓寶寶可以開心的接受懲罰時,也能反思到自己哪里是錯誤的。
隨意嚇唬孩子
3、隨意嚇唬寶寶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也聽過媽媽們說的“謊話”。很多家長們會說:“再不聽話就不要你了”、“再不睡覺就叫妖怪抓走你”之類的謊話。其實這樣的隨意嚇唬是不利于寶寶的成長的。一位早期教育專家這樣說:“不要讓孩子的心靈裝進恐懼、憂慮、悲傷、憎恨、憤怒和不滿,這些情緒和情感不利于孩子的神經(jīng),影響身體健康。”長期在這種氛圍環(huán)境成長,會讓寶寶的性格變得膽怯,自卑,使他喪失信心。
在這里建議,對待寶寶還是要細心的呵護,指引他應(yīng)該怎樣去克服困難,而不是隨意嚇唬寶寶。很多媽媽對寶寶成長中的獨立入睡比較頭疼。寶寶往往習慣了與父母同間臥室入睡,突然面對要自己一個人入睡,寶寶會顯得非常緊張與恐懼。這時的媽媽如果再嚇唬寶寶,只會讓寶寶更害怕,即便是真的把寶寶哄睡了,也只能是暫時性的。
對于孩子而言,他們更需要的是正面的引導。媽媽可以細心觀察寶寶,了解他真正恐懼的是什么,然后通過講故事或者做游戲等方法,讓寶寶逐漸過渡,消除他的恐懼感和緊張情緒,從而習慣自己一個人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