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大便次數(shù)
小兒出生后十小時內開始排出胎便,為黑綠或深綠色,粘稠、無臭、有點像鋪路用的瀝青。胎便是由膽汁、腸道分泌物、脫落上皮細胞和孩子在胎內吞入的羊水、胎毛等組成。一般在二至三天內排完,每天約3—5次。若生后二十四小時不見胎便,應懷疑是否消化道先天畸形而致糞便梗阻,須及時診治。
出生三至四天后,胎便逐漸過渡到普通嬰兒糞便。四個月以內以乳類為主食的小嬰兒,其正常大便多為糊狀,稠度均勻,頗像細沙和水后的膏狀,可有少許如辣椒籽大小的顆粒狀物。
用母乳的孩子大便多呈金黃色,偶而稀薄如水后濃羹樣,可微帶綠色,有酸味,無臭,每日排便二至四次。
初生時可能次數(shù)多些,每天四至五次,甚至每次喂奶后都要排便。這是因為母乳容易消化,利于排出,以及腸道輸入食物后的反射性蠕動。
另外,出生后一至二個月內,孩子每次排便時,好像非常用勁,全身肌肉都收縮,小臉漲得通紅。這是因為孩子神經發(fā)育還不健全,神經沖動還不能分化,一個排便沖動引致全身肌肉收縮,隨著孩子的長大會逐漸局限化。
如每日排便4—5次或更多,或相反,二至三天才排一次,但大便性狀如常,孩子體重增加,精神狀態(tài)好,則不必過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