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位不正怎么糾正?
1、膝胸臥位操糾正。孕婦排空膀胱,松解腰帶,在硬板床上,俯撐,膝著床,臀部高舉,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盡量接近床面。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15分鐘,連續(xù)做1周,然后去醫(yī)院復查。
2、針對胎位不正,我國有針灸治療的成功先例。用針刺至陰穴,治療胎位不正,每日1次,每次15~20分鐘,5次為一療程,適用于婦科檢查診斷為臀位、橫位、斜位的孕婦。
胎位不正
3、用艾條炙兩小腳趾胛跟部外側的至陰穴,每日1次,每次l5-20分鐘,連續(xù)做l周。注意艾卷離皮膚不要太近,以免燒傷皮膚。兩種方法可合并使用,如無人幫助,可一先一后運用,如有老公協(xié)助,可同時進行。
4、醫(yī)生為孕婦施行轉向。如果在孕32周-34周時,胎兒仍未轉向,醫(yī)生就要考慮為孕婦實行外轉胎位術,讓胎兒翻轉,使孕婦能順利分娩,外轉胎位術有一定的風險性。操作時,會導致臍帶纏繞或胎盤早剝。
5、中藥自療法:
方一:車前子烘干研成粉9克,溫水吞服。1周后復查,未轉胎,再服1次。最多服3次。
方二:蘇葉、黃芩各6克。水煎服,每日1劑,1周后復查。
方三:當歸、黃芪、黨參、白術、白芍、川斷、枳殼、熟地、甘草各10克、川芎6克,每日1付,分2次煎服,1周后復查。
6、作好產(chǎn)前檢查,預先診斷出胎位不正,及時治療,如未轉為頭位,則需要在預產(chǎn)期前1~2周住院待產(chǎn),由醫(yī)生根據(jù)孕媽媽的具體情況決定分娩方式。
胎位不正的最佳糾正時間是什么時候呢?
妊娠28周后經(jīng)腹部、陰道、B超檢查可檢查是否為異常胎位。妊娠28周以前,由于羊水相對較多,胎寶寶又比較小,在子宮內(nèi)活動范圍較大,所以位置不容易固定。妊娠32周以后,寶寶生長迅速,羊水相對減少,此時胎寶寶的姿勢和位置相對固定。所以在孕32周以后,如果寶寶還是胎位不正就基本上等于確定了,當然也不排除極少數(shù)胎寶寶來個意外之舉。所以胎位不正最合適的糾正時間為孕30-32周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