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9 講話不算數(shù)
媽媽不能說話不算數(shù)
事不過三,現(xiàn)在5歲的史小新已經(jīng)不相信媽媽會帶他去日本狄斯尼樂園的承諾了,媽媽是一個(gè)說話不算數(shù)的人。由此,當(dāng)媽媽生氣于小新的某些作為,發(fā)誓要處罰他時(shí),史小新也滿臉的無所謂,媽媽會忘記的,她連狄斯尼樂園也沒有帶我去呢,怎么記得住這一禮拜都不讓我看動畫片?
小編旁觀:總是打承諾牌的媽媽,其出發(fā)點(diǎn)都沒錯(cuò),是希望給孩子進(jìn)步增添一點(diǎn)物質(zhì)刺激,使之有動力。然而,媽媽為自己的爽約尋找各種理由,卻使承諾帶來的正面刺激一步步走向消失。假若媽媽總是為自己的爽約尋找客觀理由,那么,孩子將來也會為自己做不到的事尋找各種借口,而不從自身尋找原因,從不道歉及反省自我。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后果?
TOP10 太胖的媽媽,或者,不修邊幅的媽媽
4歲的貝貝每天都要問一些奇怪的問題,比如她會問爸爸:媽媽這么胖,你為什么還要跟她結(jié)婚?爸爸媽媽面面相覷,都不曉得這小丫頭的鬼腦子里在想什么。又比如出門之前,貝貝會提醒媽媽:媽媽你為什么不搽口紅?為什么總穿牛仔褲而不穿裙子?媽媽羞得臉通紅,背地里對爸爸說:是不是只有美女帥哥才配做貝貝的爸媽?我還沒老,女兒居然就嫌我丑。
小編旁觀:兒童的認(rèn)知還未成熟到要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所以以貌取人是他們的拿手好戲,兒童普遍希望媽媽有卷曲的長發(fā)、穿裙子,被小伙伴們稱羨,這與對媽媽的感情無關(guān)。所以不妨對孩子的挑剔一笑了之,你也可以多征詢他的意見:你希望媽媽穿什么顏色的裙子?如果你按照孩子的意愿偶爾改變自己,親子之間的氣氛會更融洽,孩子反過來也可能按照爸媽的意愿,來改變自己的習(xí)慣。這不是壞事。
看完孩子眼中的“幼稚”行為TOP10,爸媽有沒有中槍的感覺?別以為孩子還小,其實(shí)他早就慢慢形成自己的思想。爸爸媽媽要留意寶寶的一些舉動或反映,好好把握自己的行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