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P需要與宮頸妊娠、宮腔內妊娠流產胎囊脫落于宮頸口等鑒別。
宮頸妊娠者停經后無痛性出血,也有至妊娠10周以上無癥狀者,宮頸極度充血、軟、暗紫色,外口關閉或稍開大,呈桶狀腫脹、壁薄、帽狀,空的宮體易誤診為子宮肌瘤。B超顯示:宮頸管膨脹;頸管內有完整的妊娠囊,有時可見胚芽或胎心;宮頸內口閉合;宮腔空。彩色多普勒超聲可用來協助診斷。嚴格的診斷還包括:胎盤附著部位必須有宮頸腺體;胎盤組織緊密附著宮頸。
宮腔內妊娠流產胎囊脫落于宮頸口,彩色多普勒超聲可顯示異位種植部位無血流,胎囊皺縮呈鈍鋸齒狀,無胎心搏動并于幾天后減小或消失。hCG水平下降明顯。
治療 CSP須立即終止妊娠。治療目的為殺滅胚胎,排出妊娠囊,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因盲目刮宮常導致難以控制的大出血,故禁忌應用。
藥物治療最常用的藥物為甲氨喋呤(MTX)。MTX可全身性序貫療法,也可大劑量化療或局部注射,最常見副反應為口炎或一過性轉氨酶升高。其他藥物還有天花粉等。
動脈造影及栓塞或化療進行子宮動脈插管成功后可進行如下操作:注射明膠海綿等栓塞止血,既可以是預防性的又可以是治療性的;通過動脈向局部注射化療藥物,可單次、連續(xù)或間斷用藥;先注射化療藥物然后注射栓塞劑。子宮動脈栓塞可使胎兒死亡,減少胎盤血流和子宮切除術中失血。有人認為該法是惟一可替代子宮切除術控制盆腔出血的方法。
病灶切除有開腹和經腹腔鏡兩種方法,研究者Fylsta認為剖腹、子宮切開并修補裂開的子宮瘢痕可能為最好的治療選擇。
子宮切除術以往,在無法早期診斷CSP時為避免患者因大出血死亡,惟一辦法是緊急子宮切除術,現對于子宮破口大無法修補或動脈栓塞失敗者仍采用該術。
近年來由于超聲、β-hCG測定、藥物治療、動脈栓塞術、內窺鏡的應用,CSP診治有了較大進展,但因病例不多,無法做出統(tǒng)計分析,因而不能對診斷方法及治療措施的利弊作判斷,欲深入研究還需進一步積累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