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于那些這掌握母語的人來說,可能他們還需要多進行一次反應,才考慮到了其他人真實所處的情況,再依此做出對于他人心理狀況的推斷。換句話說,掌握至少兩種語言的孩子也許會更聰明些。
掌握雙語 孩子更有優(yōu)勢
學外語 優(yōu)勢不只這一點
上面的實驗看起來像是一個被高科技化的腦筋急轉彎。這僅僅是掌握雙語更聰明的表現(xiàn)之一,那還會有什么表現(xiàn)呢?Dr.M再為媽媽們列舉一二。
2004年,有學者做了一項研究,研究對象為使用雙語和單語的學前兒童。電腦桌面上有藍色的圓形和紅色的正方形若干。研究者讓參與研究的兒童將這些圖形分別放入桌面上兩個垃圾桶里,垃圾桶分別標上了藍色正方形和紅色圓形。
第一次,孩子們被要求必須按顏色進行區(qū)分——藍色圓形放入標了藍色方形的桶里,紅色方形放入標了紅色圓形的桶里。這一次無論是雙語孩子還是單語孩子都能輕松完成,不相上下。
第二次,孩子們被要求按形狀區(qū)分,這就增加了難度——方形放進紅桶里,圓形放進藍桶里。這一次,使用雙語的孩子較快地完成了任務。
Dr.M插句嘴:這個實驗其實并不難理解,媽媽們應該玩過類似鍛煉反應能力的小游戲。例如摸五官的小游戲:嘴上說鼻子,手指卻不能指鼻子。這種小游戲,也許掌握雙語的孩子能夠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