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我是從兒童與青少年性教育踏入教育這條道上的。六年前我剛與李躍兒認識的時候,她告訴我:“你不能夠只研究兒童的性心理,要在性心理研究領域出成果,就要研究兒童整個的心理發(fā)展,這是研究兒童性心理發(fā)展的基礎。”我當時內心抵觸著,心想:“我是兒科醫(yī)生出生,不是心理學出生,心理學那么難,我怎么可能做到呢?”六年來,被李躍兒吸引,常常聽她的講座,拼命看兒童心理的書,到芭學園觀察孩子,和她一起看電影、聊天……她讓我漸漸地愛上了兒童心理研究。每次到北京住在李躍兒的家,無論我們有多忙,有多累,每天晚上都要一起看一部電影,這是我們的共同愛好,我們會窩在一張沙發(fā)里享受著電影,她用電影給我講解兒童心理發(fā)展和教育的理論,胡子(李躍兒的先生)會忙前忙后地為我們準備好吃的,幫我們挑選好片子,然后抱上一床毛毯蓋在我們倆身上,好一個溫暖而美好的夜晚!就這樣,我慢慢鉆進了李躍兒給我設下的“套”,走入了兒童心理發(fā)展和人格教育的研究。
從2009年開始,我在群里和群友們開始從電影的角度來探討教育,那個時候我會在每個月都選擇一部電影,將這部電影提煉出一個主題,然后圍繞這個主題來理清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存在的困惑與誤區(qū),比如,我用《成長的秘密――錫坤闖世界》這部記錄李躍兒芭學園孩子成長的紀錄片,來探討什么是對孩子的尊重,幫助父母理清“尊重” 與“順從”的本質區(qū)別;針對父母們不能夠區(qū)別怎樣的教養(yǎng)行為是對孩子的“傷害”,怎樣的教養(yǎng)行為是讓孩子經歷成長的 “挫折”,我選擇了電影《看上去很美》與群友一起討論。一路走下來,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討論了十一部電影,形成了十個主題,這些主題中包括了孩子對死亡的思考和少年的愛情。
電影可以將不同的教養(yǎng)理念和方式帶來的教養(yǎng)結果用具體的情景和人物表達出來,電影中父母和老師對待孩子的方式就像一面鏡子,映照著現(xiàn)實中的自己,讓參加電影賞析的朋友們免不了進行一番自我反省,朋友們喜歡這樣的學習方式,我也在思考如何將電影賞析做得更好。2011年,我開始在深圳嘗試著將網絡進行的電影賞析改成與參加者面對面的方式,第一場面對面賞析進行的是中國電影《海洋天堂》和美國電影《自閉歷程》的對比賞析,通過對比兩個具有天才的自閉癥孩子,在兩種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中,一個成為了孤獨的清潔工,一個成為了大學教授并在全世界就關愛自閉癥孩子進行演講,讓參加的朋友們更深切地感受到了父母智慧的愛對孩子生命發(fā)展的影響。這次賞析獲得了成功,隨后,我開始在全國的城市進行電影賞析的講座。
把電影賞析變成一本書,讓更多不能夠參加講座的朋友獲益,是我早就有了的想法,也是更多朋友的呼吁。去年十月開始寫這本書,翻看以前的賞析討論,又重新看一遍這十一部電影,讓我感覺到了自己在這兩年中的成熟與進步,嘔心瀝血這本書的過程也是自我整理的過程,書里的內容與兩年前的討論有了很多的不同,這些不同能夠讓父母更加理解教育的本質。
曾經,我邀請李躍兒和我一起來完成這本書,她聽了我的構思后說:“你的構思真是太棒了,你完全可以獨立完成的!”,從《善解童貞》系列到這本《愛的誤區(qū)》,是我對李躍兒和自己交出的一份答卷,希望讀者能夠滿意這份答卷。
感謝群友們參與電影賞析時提供的觀點與視角,讓我觸及到了這個時代父母的困惑與掙扎,為電影與現(xiàn)實的結合架構了橋梁!
感謝珊珊媽媽(伍春華女士)每次對賞析的及時整理,完整地保留了賞析的精神和文字,為我的寫作留下了不可或缺的線索!
感謝本書的編輯張俊女士,她總是能夠包容我的固執(zhí)與易怒!
感謝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對我的信任和支持,讓這本書能夠與讀者朋友們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