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罵教育會教給孩子錯誤的做事方式
3、導(dǎo)致孩子說謊
有的父母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做錯事就打。為了逃避挨打,往往迫使孩子違心地說謊,瞞得過就瞞,騙得過就騙,因為騙過一次,就可減少一次皮肉之苦。但是孩子說的謊,往往站不住腳,易被父母發(fā)現(xiàn)。為了懲罰孩子說謊,父母態(tài)度更加強硬。為了避免再被父母暴打,孩子下一次做錯事更要說謊,這樣就構(gòu)成了惡性循環(huán)。
4、促使孩子陷入孤獨的深淵
經(jīng)常挨打的孩子,會感到孤獨無援。尤其是父母當眾打孩子,會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往往會懷疑自己的能力,會自感“低人一等”,顯得比較壓抑、沉默,認為老師和小朋友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頭來。于是這種孩子往往不愿意與父母和老師交流,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上顯得孤僻。
5、使孩子學習錯誤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父母打孩子絕對不是什么好的教育方法,只會是對孩子的一種個性壓抑,尤其是給孩子造成一種錯覺:弱者要服從于強者,暴力可以解決問題。而且,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強,往往從父母那里學會了“以暴制暴”,學會了“打人經(jīng)驗”,染上了暴力行為。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別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父母打孩子,實際上成了教自己的孩子去打別的孩子的壞榜樣。這樣孩子長大后,他很可能會以武力解決人際沖突,結(jié)果是破壞了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
6、造成孩子人格畸形
每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誠實、守信、善良、上進,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人格。然而,經(jīng)常打罵孩子,肯定會使孩子走向這種希望的反面。從心理學角度講,父母粗暴高壓,會導(dǎo)致本來性格倔犟的孩子產(chǎn)生抵抗意識、對立情緒,進而變得性情暴躁,行為粗野,甚至形成攻擊型人格,對別人施暴,難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而性格怯懦的孩子,會產(chǎn)生嚴重的畏懼心理,表現(xiàn)出軟弱的順從意識,進而形成猥瑣、膽小怕事的性格等等,這樣的后果,將影響孩子的整個人生。
小編總結(jié):打罵教育通常只會造成反效果,如果真的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請給孩子多一點尊重,少一點打罵,對孩子循循善誘,其實他們都會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