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穴位壓敷:取中藥樟腦、冰片、香附、乳香、沒藥、川芎、丁香、麝香(少許),研細(xì)后放入粘有白蜜的綠豆中 ,拌勻陰干密封備用。常用穴位:陽(yáng)陵泉、膽囊、足三里、丘墟、太沖、中脘、膽俞、梁門、期門、日月等。每 次取穴3~5穴。操作方法:取藥豆放在選定的穴位上,用白膠布或活血止痛膏剪成2cm×2cm的小塊固定,然后用拇指按壓,用力大小以病人產(chǎn)生酸脹感為度,每次按0.5小時(shí),每日1~2小時(shí)。凡是脅痛、腹痛均可應(yīng)用。
脅痛、腹痛均可用穴位壓敷緩解疼痛
(2)貼臍:①取川樸、大黃、黃芩各6g,山楂、麥芽、神曲各10g,柴胡、番瀉葉各3g。共為細(xì)末,用凡士林膏調(diào) 和,團(tuán)成蓮子大團(tuán)粒,放于4.5cm×4.5cm的橡膠布上,貼至臍中,周圍固定;8~10小時(shí)取下,每日1次,洗凈局 部即可。主治膽囊炎引起的腹脹、少食納呆等癥。
②取蔥白、豆豉各5g,風(fēng)化硝、車前草各10g,砂仁1.5g,田螺1個(gè),冰片0.2g。先將冰片放于臍中,余藥共搗如 泥,攤貼在紗布上覆蓋臍部,并用紗布固定,每次敷貼30~60分鐘。一般用藥15~20分鐘,可出現(xiàn)腸鳴矢氣,腹脹隨之而解,必要時(shí)可留置肛管內(nèi)以利排氣。
(3)摩擦:取柴胡9g、黃芩9g、陳皮9g、砂仁3g、木香9g、大腹皮9g、焦山楂9g,用水煎湯后飲服,再將藥渣裝入 布袋內(nèi),摩擦胃脘和腹部。主要用于脅肋脹悶不舒,食少納呆,大便不爽。
(4)熨燙:取烏藥10g、青皮10g、木香10g、干姜10g、茴香10g、青鹽250g,將藥放在鍋內(nèi)炒熱,裝入布袋里,將 藥袋放在脘腹部,亦可上下推擦。每次10~20分鐘,每日2次。袋內(nèi)藥可反復(fù)炒用。主治:腹冷痛或腹脹,大便清 稀。
(5)礦泉?。喝渭冃詼厝⑹雏}泉、硫酸鹽泉、重碳酸鈉泉、氡泉作礦水浴。每次30~60分鐘,每日1次,1個(gè)月 為1療程。主治各型慢性膽囊炎及膽石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