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女性做B超檢查的次數不要超過3次”,“最好都在6個月后進行”,因為“在嬰兒的神經發(fā)育期,任何一點小影響都可能對他的未來造成傷害”,上述的建議近來在網上流傳甚廣。因為,不少接受正規(guī)產檢的孕婦一般在懷孕3個月左右就開始做第一次B超檢查,整個圍產期一般要做4次甚至更多的B超、彩超,這跟該“B超醫(yī)生”所建議的“不要超過3次”、“在6個月后進行”有不小的出入。
那么孕婦到底要做幾次B超、選擇在哪個孕周做才合適?醫(yī)生稱,這些都要由醫(yī)生根據各人的具體情況而定,沒有絕對的規(guī)定。但是,她推薦和建議全妊娠期無高危因素者最好至少接受4~5次超聲檢查,時間點和檢查的主要“看點”大致如下:
第一次超聲檢查:在孕6~8周,主要是排除或及時發(fā)現異位妊娠或異常妊娠,了解胚胎是否存活。
第二次超聲檢查:在孕11~14周,主要是做胎兒NT測量,結合孕婦血清血檢查,評估胎兒染色體異常的風險度。
第三次超聲檢查:在孕18~24周,主要是系統(tǒng)篩查胎兒發(fā)育及診斷胎兒致命性畸形,包括無腦兒、腦膨出、開放性脊柱裂、胸腹壁缺損內臟外翻、單腔心、致命性軟骨發(fā)育不全。此次超聲檢查尤為重要,因為,胎兒發(fā)育至這個時期,胎兒在子宮內所占的空間不太多,活動的空間較大,胎兒的活動較為舒展,超聲可以通過多個觀察角度觀察到胎兒大部分的器官形態(tài)結構,篩查排除胎兒畸形。
第四、五次超聲檢查:在32~38周,排除一些在妊娠晚期才出現的胎兒發(fā)育異常,了解胎兒的位置、胎盤位置及成熟度、羊水的多少等;判斷胎兒有無臍帶纏繞、繞頸幾周及繞頸松緊等情況,而且還能了解臍帶的血流情況,評估胎兒宮內的安危。對臨床醫(yī)生選擇分娩時機及方式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