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葉即枇杷的葉子,又名蘆桔葉、巴葉,革質(zhì)的葉片形似中國樂器枇杷。枇杷葉長約12-30厘米,寬4-9厘米,呈倒披針形、倒卵形、披針形或橢圓長圓形,邊緣有疏鋸齒。全年皆可采用,可刷除絨毛后鮮用,也可去毛曬干后切絲生用或蜜炙用。
枇杷葉:刷除絨毛后用水洗凈,切絲曬干即可。
炒枇杷葉:枇杷葉清洗干凈,放入鍋中用文火加熱,炒至微焦有香氣后取出晾涼,防于干燥容器內(nèi)儲存。
蜜炙枇杷葉:枇杷葉切絲后加入煉熟的蜂蜜和適量開水拌勻,稍微悶制后用文火炒至不粘手,取出放涼即可。
治風(fēng)熱咳嗽:枇杷葉、桑白皮、苦杏仁、牛蒡子、菊花各9克,加水煎服。
治百日咳:枇杷葉、桑白皮15克,甘草3克,地骨皮9克,加水煎服。
治肺熱咳嗽:枇杷葉9克、桑白皮12克、黃芩6克,煎服;或蜜炙枇杷葉12克,蜜炙桑白皮15克,加水煎服。
治慢性腎炎、尿道炎、膀胱炎、小便淋澀不利:用枇杷葉、車前子、甘草,煎服。
治鼻赤:枇杷葉(去毛)、蒼術(shù)(米泔浸炒)、大山梔、苦參各等分研末,每服一錢用酒調(diào)白滾湯咽下
嘔吐:枇杷葉15克、灶心土60克、鮮竹茹15克,加水煎服。
治慢性支氣管炎、咳嗽痰多氣喘:枇杷葉、車前草、天漿殼、冬桑葉、天花粉,加水煎服?;厝椋鸿凌巳~5片,牛膝根9克,加水煎服。
治面上生瘡:枇杷葉去毛炙干研末,飯后茶湯調(diào)下二錢。
枇杷葉止咳宜蜜炙用,止嘔宜生用或姜汁炙用。寒咳、胃寒嘔逆及肺感風(fēng)寒咳嗽者者慎用。服用未去毛的枇杷葉對口腔黏膜有刺激性,容易引起咳嗽加劇、喉頭水腫、嘔吐、痙攣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