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的電視劇《軍師聯(lián)盟之虎嘯龍吟》引爆關于司馬懿與諸葛亮誰更厲害的話題,一直給諸葛亮當配角的司馬懿終于成了主人公。想必大多數(shù)人最早認識司馬懿是在《三國演義》,那一個遇事裝聾詐病,時而奸險,時而謀斷,遇諸葛亮則屢戰(zhàn)屢敗的反面形象躍然紙上,他應該是羅貫中筆下最沒魅力的人物。但如果要問,三國里誰最重視孩子教育?那當屬司馬懿。
(虎嘯龍吟 劇照)
在真正的歷史里,司馬懿在教育孩子方面確實是完勝諸葛亮。高平陵政變是魏國政局的轉(zhuǎn)折點,此時司馬懿還不忘兒子們的教育。在政變前夜,司馬懿派人觀察兩個兒子的表現(xiàn),司馬師呼呼大睡,司馬昭輾轉(zhuǎn)無眠。第二天,司馬懿看著司馬師說:"這個兒子行,沒讓我失望。"
司馬師為人沉著堅強,雄才大略,曾用計于新城之戰(zhàn)擊潰諸葛恪的大軍,而弟弟司馬昭也有卓越的軍事才能,因"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一典故,知名度比其父兄都高,最后兄弟兩人為司馬家建立西晉王朝之路踏平了阻礙。那么,司馬懿教育孩子方面究竟有什么訣竅?
實踐中吃苦,培養(yǎng)堅強意志
孩子玻璃心動不動就哭、不知道吃雞蛋要剝殼......這些都是因為父母太愛孩子,什么都舍不得讓他做,阻止孩子去做很多事情,從而導致孩子缺乏磨練,就會出現(xiàn)心理素質(zhì)偏低,能力不足的情況。
司馬懿南征北戰(zhàn),上陣不離父子兵,無論走哪都帶會著兩個兒子司馬師、司馬昭,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孩子,磨礪著心理承受力,使他們具有堅強的意志品質(zhì)。這種實踐教育對于現(xiàn)在是多么可貴的教育,值得借鑒。
我們要舍得讓孩子去吃點苦,受點累。比如:媽媽適當讓孩子干輕活,讓他幫忙拿東西、掃地擦桌椅;出門給孩子一個小背包裝自己小東西,自己能做到事情可以自己做;讓孩子洗洗自己小馬桶或拿自己尿片去垃圾桶,讓他知道臭和臟。
"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現(xiàn)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許多父母總害怕孩子在外吃虧,甚至教怎么不吃虧。排隊不要太老實,干活要懂得偷懶,好吃的東西自己多吃……孩子習慣"不能吃虧",變得斤斤計較、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往往會因為一點小事與他人發(fā)生沖突。
司馬懿教育兒子們:"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做人要大度,斤斤計較難難成大器。放到現(xiàn)在看,從小學會分享,有了好吃的好玩的跟他人一起分享??铣蕴澋娜私K究不吃虧,懂大度的人終究不會輸。
我們要引導從小孩子懂吃虧,學會分享的最好方式就是模仿。比如:吃水果時,媽媽可以問問孩子"你要不要吃一個?",還可以和孩子玩換位思考,當孩子想要你手中玩具的時候,媽媽就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