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產后疼痛?
添了一個可愛的小寶寶,會令新媽媽感到無比幸福,然而產后一些身體疼痛癥狀也伴隨而來,會給快樂的生活投下幾道陰影。產后疼痛主要是包括以下幾種:陰道出血(亦稱惡露)、乳房脹痛、大量排汗、手腳關節(jié)脹痛、腰疼、會陰傷口疼痛、排尿困難等7種。
乳房脹痛
產婦為什么會出現(xiàn)產后疼痛?
1、陰道出血
產后惡露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分娩后,胎盤附著部位的血竇要逐漸關閉。在這個過程中會有一定的出血。另外,妊娠后,子宮內膜增厚成為蛻膜,分娩后激素水平明顯下降,蛻膜要脫落;在蛻膜脫落,新的子宮內膜生長這一交替過程中,會有少量陰道出血。
2、乳房脹痛
乳腺由脂肪、乳腺腺泡和導管組成。妊娠期在雌激素的作用下,乳腺開始增生,胎盤泌乳素水平也不斷增長,為產后泌乳做好準備。產后,大多數(shù)媽媽就會有初乳分泌,而大量的乳汁分泌一般是在產后2~3天。這時,產婦會有明顯的乳腺脹痛,乳腺表面溫度升高,有時還會看見充盈的靜脈,這就是開始泌乳的征兆。一般至產后7天乳汁通暢后,疼痛感就會得到一定緩解。
3、大量排汗
一方面這與分娩時產婦消耗大量體力有關,另一方面與孕期血容量增加有關。準媽媽妊娠后血容量即開始增加,在妊娠32 ~ 34周血容量達到高峰,又因為妊娠期雌激素水平明顯增加,使準媽媽身體內潴留一些水分,這些多余的體液在產后就要通過尿液和汗液排出,因此在產后2周內,新媽媽會經常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