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本該是一家人在一起愉快休息娛樂的時間,反而“戰(zhàn)爭”不斷,許多父母與子女間磕磕碰碰,矛盾激化,親子關系反而比平時更加緊張。
這是什么原因呢?銀川靈芝心理工作坊的劉靈芝老師介紹,暑期,孩子脫離了學校的管理,生活變得沒有規(guī)律,往往很難自覺地計劃好學習和生活,有的孩子成天睡懶覺、看電視、上網、打游戲,要不就出去玩得不見蹤影。而父母又總是過度地關注孩子的學習,忽視了他們需要放松和與家人交流的心理愿望。在這種情況下,父母不恰當的語言和管教態(tài)度,很容易使孩子覺得他們得不到理解和尊重,產生較強的抵觸情緒。她認為,暑期親子關系緊張,就更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和教育,既不能一味抱怨責備,又不可放任自流,要理解孩子的需要,幫助他們合理安排,共同營造和諧愉快的假期生活。
冷凍你的情緒
李女士與上初中的兒子因為寫作業(yè)問題發(fā)生了激烈的爭執(zhí),此后關系緊張。
李女士從小生活在一個要求非常嚴格的家庭中,而她也“繼承”了小時候不努力學習今后就沒出息的觀念。劉老師說,這種在自身成長中接受理性教育多于情感教育的父母,對自己的孩子往往更加苛刻,他們總是希望把自己失敗的損失從孩子身上找回來,求全責備。而每個情緒背后都有一個觀念支撐,李女士正是有了這樣的觀念才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她應該設法體會到孩子的心情,改變對兒子的態(tài)度。
計劃需要孩子自己訂
制定一份假期計劃,無疑是克服自己自由散漫習性的一個好辦法??墒菑埾壬H自給兒子訂了一份詳細的暑期計劃,從早上幾點起床、幾點到幾點學習、幾點上什么培訓班,都很具體,卻沒有征得兒子的同意,于是遭到上高一兒子的無言對抗。
劉老師說,制定計劃要切合實際,讓孩子伸手就能夠著,家長切不可一意孤行,全權包辦。上什么輔導班,要從孩子的興趣出發(fā),選擇他們感興趣的。高中的孩子已經有很強的獨立意識了,劉老師首先讓孩子知道自由與責任是相關的,成功必須遵守紀律、有意志力,不能圖一時之快,要為自己負責任。其次,要求張先生制定計劃時,一定不忘帶孩子到戶外去,注意趣味性。父子之間通過這個過程加強了溝通。
關系比教育更重要
“父母一定要記住,良好的親子關系比教育更重要。”劉老師強調。
“家長不要總認為‘我是好心好意’,就一定讓孩子怎樣。也許你的立意是好的,但是否符合孩子的想法,他能夠接受嗎?你這樣做是否有效?”劉老師說,父母之所以生氣,對孩子發(fā)脾氣,是因為心里有了負向的想法。這些想法的確會令父母生氣,只是他們從來未想過兩個問題:一是控制情緒的權利在自己,包括決定自己要不要生氣;另一個是這些想法可能不合理,合理的想法是:孩子在成長中犯錯誤是正常的,它沒什么大不了的,我不必非得如何,我可以接受,我也不必自責……
最后,她建議在暑期里,父母要給孩子留出空間,要多與孩子溝通,既不能放任自流,更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利用社會資源豐富家庭生活,比如:夏令營、看電影、唱卡拉OK等,要注重現實生活,不能局限于學習、寫作業(yè)、看書。要培養(yǎng)孩子對生活的興趣,和他們一起讀書,比如《尼古拉的故事》、《吹小號的天鵝》等適合一至五年級孩子的書,或者與孩子一起看光碟,如《成長的煩惱》、《D企鵝日記》、《零下8度》等健康的、具有知識性和趣味性的好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