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與弱,都是寶寶天生就有的性格。無論性格強與弱,都不是寶寶的錯。關(guān)鍵是,強要強到什么份上,弱會弱到什么地步。調(diào)整好這個“度”,才能讓自己的孩子做一個既不霸道欺人,也不隱忍自我的豁達寶寶。這就要求我們教給孩子適度的“爭”與“讓”,不僅懂得如何對別人“讓”,也要學(xué)會向他人“爭”,表達自己的想法,滿足自己的心愿。
“融四歲,能讓梨”,孔融小小年紀懂得謙讓的故事在我國家喻戶曉。但無論講了多少遍,家長仍感覺到孩子很“獨”。對周圍事物表現(xiàn)得自私、占有欲望極強,不懂得與人分享。跟只爭不讓的霸道寶寶相反,受中國傳統(tǒng)教育的“小孔融”的媽媽們也在擔心:寶寶不懂如何爭,只知一味讓,會不會在充滿競爭的社會里吃虧?
爭與讓都需要勇氣
傳統(tǒng)意義上認為:能夠向別的寶寶提出分享要求的孩子是有勇氣的,所以我們應(yīng)該鼓勵寶寶勇敢說出自己的想法。當孩子向別人提出與之分享玩具或事物的要求,開始為自己“爭”時,我們常常為寶寶這種敢“爭”的勇氣感到欣慰。但人們并不了解的是,敢“讓”也是同樣需要勇氣的,不是每個寶寶都能勇敢地把自己的東西和伙伴分享。一個開開心心和伙伴分享的孩子,他心里的想法一定是:“這是我的玩具,給小朋友玩一會兒,可以交換到更好玩的玩具,而且我的玩具過會兒還能再次回到我手里?!敝挥挟敽⒆觾?nèi)心充滿了安全感,對未來狀況充滿信心時,才完全不擔心會失去,才會有勇氣謙讓。
謙讓不是件簡單的事
對于什么事情都從“我”出發(fā)的幼兒來說,“爭”似乎是本能,而“讓”則需要通過后天學(xué)習(xí)。謙讓是建立在對他人關(guān)心和體察的基礎(chǔ)上的,這種理解他人的情緒和思想的能力,稱為“共情能力”,共情能力好的人,在社會交往中也更成功。爸爸媽媽是孩子最好的“共情對象”,可以讓孩子先通過觀察爸爸媽媽,來學(xué)習(xí)感知他人情緒。這就是為什么父母不能一味對孩子笑臉相迎,過分嬌寵的原因。聰明的爸爸媽媽懂得“延遲滿足”,讓寶寶在等待和忍耐后,懂得珍惜、品嘗喜悅。當寶寶理解了伙伴想分享玩具或食品是什么樣的心情時,才能主動做出適宜的謙讓行為。
樂于分享和被分享,是達成爭與讓平衡的第一步。分享應(yīng)該是快樂的,被分享應(yīng)該是心甘情愿的。
1~2歲的寶寶會將玩具出示和遞給不同的成人,在游戲中合作,對他人所表現(xiàn)的情感焦慮做出反應(yīng)。兩三歲寶寶會對傷心的同伴表現(xiàn)出某種同情和憐憫,但他們并不能做出真正的自我犧牲,比如與同伴分享一塊好吃的甜餅。盡管在未加引導(dǎo)的前提下,寶寶很難在3歲前自覺為他人做出犧牲,但在跟其他人共處的過程中,孩子會逐漸學(xué)習(xí)到爭與讓的尺度。如果家長經(jīng)常向?qū)殞毠噍敺窒砗椭t讓的觀念,讓寶寶學(xué)會考慮別人的需要,那么寶寶可能更早表現(xiàn)出分享和其他友善的謙讓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