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孩子成績好,實質上就是要學習能力強,學習能力包括學習興趣、專注力、記憶力、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培養(yǎng)和保持孩子認知事物的好奇心;培養(yǎng)孩子的鉆研精神,延長孩子對某一事物的專注時間;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記憶所見所聞;有意識地多問孩子“為什么”,讓孩子動腦筋去探索;把生活中的事物作為道具,教孩子學以致用。這五個方面是孩子取得好成績的法寶。
孩子成績好的秘訣
到了上學的年齡,父母總是希望兒女當個成績好的學生,至少不希望是個差等生,成為班級或者年級的拖油瓶。
客觀來說,我不贊成父母苛求孩子在成績上總要拔尖,過分以成績?yōu)橹笜?。但確實,成績中等以上的孩子總是讓父母少操不少心,在興趣培養(yǎng)上會更加自如。對于很多父母來說,在學齡前很難知道孩子將來成績如何,一進入學校后,有的是拔尖生,有的是老不及格的學生,不論是好是差,父母自己很困惑,為什么自己孩子會這樣呢?是遺傳嗎?是天生注定嗎?是由自己所處的社會階層決定的嗎?一團糊涂。
在我對中學教師進行的調查中,大多數(shù)人認為,父母是公務員、醫(yī)生、教師等職業(yè)者,孩子的成績、修養(yǎng)、學習習慣等各方面都比較好;父母是生意人、在外務工人員等職業(yè)者,孩子比較頑劣,成績差些。這樣看來,父母職業(yè)決定了孩子的成績?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父母的職業(yè)只能證明一種表面現(xiàn)象。而實質也非常簡單,就是說從事前者這些工作的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比較用心,自身的素養(yǎng)也比較高一些;而父母如果是生意人或者務工人員,一來很少有時間親自教育孩子,二來自己的文化素質相對差些,難以形成有效的家教。追根到底,還是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成績優(yōu)劣。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就可以撇開職業(yè)論,得出這樣的結論:如果家長有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來教育孩子,又能掌握一定的方法,那么家長無論是什么職業(yè),都有可能把孩子培養(yǎng)成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
可以說,你是否在孩子2歲到6歲之間開始學前習慣培養(yǎng),大體能決定孩子今后成績的好壞。你在孩子學前多花費一些精力,培養(yǎng)一些好習慣,孩子在上學之后,就可以讓你比別的家長少花很多精力。譬如種樹,剛剛種下,你花點精力,呵護著別長歪了,以后就不用怎么操心,筆直筆直往上躥;倘若在幼苗時長歪了,以后必須花成倍的精力來糾正,甚至一輩子就耗在這兒了。
想讓孩子成績好,實質上就是要學習能力強,那么,首先我們要了解學習能力的本質是什么。學習能力包括學習興趣、專注力、記憶力、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這五個方面。這些能力得到適當?shù)呐囵B(yǎng),想當一個成績中上的學生,是比較容易的。因為讓孩子成績中上,并不需要特別的秉賦,正常孩子的智商基本能達到。
而培養(yǎng)這五個方面的能力,我們完全可以寓教于樂,在孩子2歲到6歲時,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培養(yǎng)。
妙計一: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任何事情,沒有一定的興趣,學起來就很難受;有興趣,多么辛苦,也有干勁,所以我把興趣培養(yǎng)放在第一位。我見過太多成績一般的孩子,因為他們把學習當成負擔,極端排斥,應付了事,逃課,不去上學,這樣就談不上其他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了。我調查過一個孩子,家長把他攆到課堂上,他等家長一走就逃出來,對學校和課堂非常排斥。我問他為什么,他說他聽不懂老師所講的,覺得跟坐監(jiān)獄一樣無聊難受。但是他在打麻將、玩游戲等方面卻是高手,能力超常。他的家庭條件在農村中相對優(yōu)越,經常有親朋好友聚在家里打麻將,他很小就學會打麻將和各種賭術,而學習和做作業(yè)在家庭中是很陌生的一項活動。
這個例子說明了什么?由于環(huán)境影響,家長把他的興趣和智商吸引到麻將等活動上,學習成了特別陌生的一個領域。相反,如果家長有意識把他的興趣轉移到學習上,把麻將和學習倒個個兒,那么他有可能在學習上超常,在麻將上很陌生。
因此,我們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然后才能培養(yǎng)孩子學習的興趣。家長有打麻將等娛樂活動,如果家里有孩子,最好不要弄到家里來打,這樣可以避免孩子把興趣轉移到不該到達的領域。
如何培養(yǎng)興趣?所謂的興趣,其實就是一種好奇心。也就是要培養(yǎng)和保持孩子認知事物的好奇心,乃至追究的習慣。從兩歲開始,孩子已經對外面事物感到很好奇,一方面,父母要帶他認識事物,在玩樂中引導他認識事物的名稱、顏色、形狀。稍微有邏輯思維后,經常跟孩子探討為什么,了解事物的本質和性能,買本《十萬個為什么》,與孩子一起閱讀。
孩子會意識到,哦,我來到世界上,是為了認識更多的事物,為了了解更多的為什么。孩子對事物做出了解以后,父母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比如說帶孩子到動物園去玩,可以問孩子大象的鼻子為什么那么長?拿來干什么用?孔雀為什么要開屏?如果孩子不知道,可以引導孩子到書本上尋找答案。通過“為什么”的探討教育,可以激發(fā)孩子的好奇心和了解事物的興趣。如果一個孩子對任何事物、任何現(xiàn)象都無動于衷,說明父母沒有對孩子進行興趣方面的培養(yǎng),不論對生活還是對自然,他都是茫然的。到了學習上,他不知道學這些有什么用??傊?,學習的第一個目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充滿好奇心。
這一點很容易做到,父母平時可以以無知的身份向孩子討教,跟他一起尋找答案,并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逐漸形成習慣。對父母來說,舉手之勞,對孩子來說,受益終生。
孩子天生對外界事物是有好奇心的,兩周歲以后的孩子就會問“這是什么、那是什么”。在長大的過程中,他們往往會被越來越多的活動和興趣所吸引,如果沒有引導,他們的好奇心將慢慢消失,覺得事物原本如此,不必追究。因此,父母要在每天的生活中,花點時間引導和保持孩子的好奇心,也就是保持孩子學習的能力。